文学作品应百花齐放,才是强大的生命力。但有人为了走捷径,故意弄出些低俗文章博眼球,真是让人不忍直视,低俗做不了永远的通行证,忠厚传家久,诗书才能继世长。
闹得沸沸扬扬的贾平凹之女贾浅浅入围作协一事,终于有了最新的进展
据悉入围作家的公示名单,其实在8月23日就已经正式到期了,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,正式名单几天之后就会公开了
但这都一周时间了,名单也是查不到,而且记者询问相关人员,也没有得到具体的答复,简单一句话,贾浅浅有没有成为正式会员,现在可依旧模棱两可呢
按道理来说,贾浅浅的入围资格没问题,流程也正常,只要没有什么大问题,应该是要成为正式会员的,也不知道作协在考虑什么,是怕给了正式会员的身份,让网友和大众更不满吗
当然了,如果贾浅浅的诗写得没问题,大家肯定也说不了啥,关键是这样的作品,真是难登大雅之堂
读这样的“诗”,姑且叫“诗”,哪有一点诗意。初着亦为小学生写的。读海子的“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”的诗,读者脑海里马上呈现:一望无际、碧波荡漾的大海,诗人正迎风眺望,海风吹乱了头发。背后的五颜六色的鲜花正迎春绽放,度过了一整冬天的寒冷,万物自由自在生长,一片青春朝气蓬勃之景油然而生!
真正懂诗歌的是不多,但是,就她那样的诗歌,咱还是不懂得好!那玩意但凡上过小学的都能划拉出来。
文学往大了说,是民族气节和风骨的展现!往小了说是美好意境的体会
文以载道,诗歌赋予时代前进的先驱,是文明社会前进的导向,歌颂新生活,赞扬新风尚为己任。岂可滥竽充数?
作为贾浅浅的父亲,如果贾平凹觉得自己的儿女确实有才可以扶一把,就这样的还是在家养着好,别在外面丢人。
优美的描写,精妙的用词是汉语诗文的基础。以此为基础,自然饱满地表达出作者的丰富情感才是名作。没有基础,何谈意境。
随便说句话,中间断句再回车,就成了诗。我大中华岂不遍地诗人?
文学应该是以大多数人的评价而不是少部分熟人的评价为标准。参考小学教材,少数人眼中的“美却是实绝大多数人眼中的丑陋
从作品上父辈只能代表他自己文学素养!而贾浅浅只能代表她自己!但从工作安排上讲,没占便宜是假话!
而对贾浅浅来说,迟迟不敢回应公众的质疑,估计也是心里发虚吧,毕竟她自己写的啥,水平如何,自己肯定是门清的,而且也是经不起检验的,真要把自己的作品,拿出来让大众瞧瞧,估计她自己都不好意思了。
这也是为什么作协迟迟不敢公开名单的关键了,如果不是贾平凹的女儿,就凭这样的作品成为作协会员,其他的会员不觉得自己脸上无光吗